文章详情

董源溪岸图怎么会落入美国博物馆的简单介绍

02-09     浏览量:15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董源溪岸图怎么会落入美国博物馆,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近代最最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有哪些?

2、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有哪些?

3、董源的传世作品

4、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了哪些中国书画珍品

5、《溪岸图》是董源作品吗,还是其他人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6、代表着中国的辉煌和屈辱,被外国当镇馆之宝的中国文物有哪些?

近代最最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有哪些?

1、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他工笔画到顶,写意画达峰,工写结合成为大师。为中国画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品有《虾》、《蟹》、《牡丹》、《牵牛花》、《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出版有《齐白石画册》多种。

2、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3、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是我国现其代杰出、著名的画家、教育家、现代绘画艺术大师。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4、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

5、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原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有哪些?

《溪岸图》、《庐山图》、《游春图》、《江帆楼阁图》、《潇湘图》等。

1、《溪岸图》

《溪岸图》是五代画家董源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溪岸图》描绘江南溪岸景象,上半部左右相对两座山峰,两峰之中远山隐现,两山夹壑中一条山溪自远而近,至山前汇成大溪。溪岸左有楼台水榭,水榭中有幽人雅士正观望溪景。

左面山中亦有泉瀑飞注入大溪,画的最下方溪岸坡冈上杂树耸立。中景、远景山峦上丛林茂密,草木葱茏。

《溪岸图》构图雄伟,笔法严谨,兼具北方派的气度和南方派的温润,是董源从唐人山水过渡到南方水墨山水阶段的作品。

2、《庐山图》

《庐山图》是东晋顾恺之创作的山水画。

该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该作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创作影响极大。

3、《游春图》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

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4、《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是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

《江帆楼阁图》无论从题材内容到技法的呈现方式,都是属于李思训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

5、《潇湘图》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创作的设色绢本山水画,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潇湘图》中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山峦多用披麻皴,并以墨点渲染山峦之上的植被,平远的构图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结合,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

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其间,赋色鲜明,趣味横生,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

《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五代,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惜由于明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了哪些中国书画珍品

以下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中国书画目录 希望题主采纳给分哦

五代 传董源 溪岸图 220.3 x 109.2 cm

传董其昌 诗扇 17.0 x 52.1 cm

倪元璐 自书道中诗 16.8 x 47.9 cm

元 传夏永 吕洞宾过岳阳楼图 21.9 x 18.7 cm

元 传王振鹏 大明宫图 31.1 x 683.3 cm

元 传王振鹏 金明池龙舟图 34.3 cm x 53.8 m

元 传赵孟頫 花溪浴马图 39.1 x 402.6 cm

元 倪敬 寒梅图 106.5 x 24.8 cm

元 倪瓒 江渚风林图 59.1 x 31.1 cm

元 倪瓒 秋林野兴图 98.1 x 68.9 cm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94.6 x 35.9 cm

元 元人 人马图 45.1 x 38.1 cm

元 元人 仿吴道子观音坐像 102.9 x 51.8 cm

元 元人 冬鸦秃木图 41.6 x 37.3 cm (1)

元 元人 冬鸦秃木图 41.6 x 37.3 cm

元 元人 摹张雨双诗 29.8 x 160 cm

元 元人 摹李公麟九歌 32.1 x 467.4 cm

元 元人 摹李公麟蒙人马驼图 30.5 x 31.3 cm

元 元人 春郊牧羊图 24.1 x 24.8 cm

元 元人 梅竹石图 130.2 x 49.5 cm

元 元人 罗汉像 112.4 x 49.1 cm

元 元人 耕稼图 26.7 x 506.4 cm

元 元人 莲池水禽图 141.6 x 67.9 cm

元 元人 诗扇

元 元人 释迦三尊图 96.5 x 48.9 cm

元 元人 高士观梅图 94.6 x 29.2 cm

元 元人 黑猿图 24.4 x 23.8 cm

元 吴镇 老松屈曲图 166.1 x 82.6 cm

元 吴镇 芦滩钓艇图 31.1 x 53.8 cm

元 吴镇 高节凌云图 166.7 x 97.8 cm

元 唐棣 摩诘诗意图 128.9 x 68.7 cm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134.3 x 86 cm

元 夏永 黄鹤楼图 20.6 x 26.7 cm

元 姚彦卿 雪山行旅图 98.1 x 54 cm

元 张可观 露台观月图 26.7 x 24.8 cm

元 张羽 松轩春霭图 92.1 x 31.8 cm

元 张逊 松石图 90.8 x 41.9 cm

元 方从义 云山图 26.4 x 144.8 cm

元 李尧夫 达摩渡江图 85.6 x 34.1 cm

元 李衎 竹石图 189.9 x 55.2 cm

元 柯九思 仿文同竹枝图 107.6 x 47.6 cm

元 王冕 断桥香雪图 113 x 50.2 cm

元 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 39.2 x 218.3 cm

元 王蒙 丹崖翠叠图 67.9 x 34.3 cm

元 王蒙 空林草亭图 25.1 x 28.3 cm

元 王蒙 素庵图 136.5 x 44.8 cm

元 盛懋 秋林渔隐图 102.6 x 33.3 cm

元 盛懋 秋林渔隐图 26.7 x 33.7cm

元 盛著 秋江垂钓图 25.9 x 27.4cm

元 罗稚川 古木寒鸦图 132.1 x 80.3 cm

元 耶律楚材 送刘满诗 36.8 x 283.8 cm

元 赵原 仿燕范山水图 24.9 x 77.5 cm

元 赵原 晴川送客图 95.3 x 35.2 cm

元 赵孟頫 即事绝句 133.4 x 53 cm

元 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26.8 x 107.5 cm

元 赵孟頫 右军四事 24.4 x 117 cm

元 赵孟頫一门 三世人马图 30.2 x 178.1 cm

元 赵苍云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 22.5 cm x 564 cm

元 边鲁 牡丹孔雀图 169.9 x 102.2 cm

元 邓宇 竹石图 135.1 x 42.2 cm

元 钱选 兰亭观鹅图 23.2 x 92.7 cm

元 钱选 梨花图 31.3 x 96.2 cm

元 陆广 丹台春晓图 61.6 x 26 cm

元 颜庚 钟馗嫁妹图 24.4 x 253.4 cm

元 鲜于枢 石鼓歌 44.9 x 459.9 cm

元人 老僧月下读经图 74.6 x 33 cm

元明人 云行雨施图 44.8 x 190.8 cm

元明人 仿赵雍蒙人马戏图 26.7 x 172.7 cm

元明人 仿钱选归去来辞图 106.7 x 26 cm

元明人 宫苑婴戏图 139.4 x 76.2 cm

元末明初 仿王诜秋林鹤逸图 24.8 x 25.4 cm

吴宽 喜雨诗 17.1 x 49.5 cm

唐 唐人 四十三行灵飞经墨迹 20.8 x 8.9 cm

唐寅 一年歌 17.3 x 49.8 cm

宋 仿周昉戏婴图 30.5 x 48.6 cm

宋 传刘松年 春山曛暮图 24.8 x 26 cm

宋 传夏珪 泽畔疾风图 26 x 27 cm

宋 传屈鼎 夏山图 45.4 x 115.3 cm

宋 传李唐 观瀑图 25.1 x 25.7 cm

宋 传李唐 重耳复国图 29.4 x 828 cm

宋 传李嵩 货郎图 26.4 x 26.7 cm

宋 传李迪 寒柯山鹧图 23.8 x 24.1 cm

宋 传杨邦基 聘金图 26.7 x 142.2 cm

宋 传江参 百牛图 31.8 x 221.8 cm

宋 传燕文贵 江邨图 24.1 x 25.4 cm

宋 传燕文贵 秋山萧寺图 32.7 x 321.3 cm

宋 传王齐翰 待诏挑耳图 25.1 x 47.6 cm

宋 传直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 31.8 x 84.5 cm

宋 传赵令穰 江村秋晓图 23.7 x 104.1 cm

宋 传赵克夐 藻鱼图 22.5 x 25.1 cm

宋 传阎次于 松壑隐栖图 21.4 x 23

宋 传阎次于 风雨维舟图 24.8 x 27.3 cm

宋 传陈居中 胡骑春猎图 24.1 x 27.3 cm

宋 传黄宗道 射鹿图 24.6 x 78.9 cm

宋 周东卿 鱼乐图 30.8 cm x 593.7 cm

宋 夏珪 山市晴岚图 24.8 x 21.3 cm

宋 宋人 三猿得鹭图 24.1 x 22.9 cm

宋 宋人 乞巧图 161.6 x 110.8 cm

宋 宋人 仿周文矩宫中图 26 x 146.7 cm

宋 宋人 仿夏圭溪口垂钓图 23.2 x 23.8 cm

宋 宋人 仿夏珪冒雨寻庄图 25.6 x 26.4 cm

宋 宋人 仿李成寒林策驴图 161.9 x 100.3 cm

宋 宋人 仿范宽山水图 166.1 x 104.5 cm

宋 宋人 仿马远松荫玩月图 25.4 x 25.4 cm

宋 宋人 仿马远洞天论道图 24.8 x 25.2 cm

宋 宋人 佛祖降世图 104.5 x 53.7 cm

宋 宋人 冬雁图 31.4 x 28 cm

宋 宋人 别院春山图 26.2 x 286.5 cm

宋 宋人 吕洞宾过岳阳楼图 23.8 x 25.1 cm

宋 宋人 摹韩干圉人呈马图 30.5 x 51.1 cm

宋 宋人 新安汪氏谱牒 33.3 x 24.8 cm

宋 宋人 明皇幸蜀图 113.7 x 82.9 cm

宋 宋人 春光先到图 23.8 x 24.4 cm

宋 宋人 水牛图 23.2 x 24.1 cm

宋 宋人 泛舟柳塘图 23.3 x 24.9 cm

宋 宋人 猿鹿图 17.8 x 22.2 cm

宋 宋人 琉璃堂人物图 31.4 x 128.4 cm

宋 宋人 睢阳五老图毕世长像 40 x 32.1 cm

宋 宋人 竹梅小禽图 25.7 x 26.7 cm

宋 宋人 维摩诘经图 27.9 x 794.7 cm

宋 宋人 芦鹭图 25.2 x 26.2 cm

宋 宋人 豳风图 29.2 × 1398.9 cm

宋 宋人 雪景待渡图 25.1 x 25.7 cm

宋 宋人 雪桥买鱼图 24.8 x 26.0 cm

宋 宋人 风雨拉纤图 24.1 x 25.7 cm

宋 宋人 骑驴图 64.1 x 33 cm

宋 宋徽宗 翠竹双禽图 33.7 x 55.4 cm

宋 宋高宗、马和之 诗经国风画意 27.8 x 663.6 cm

宋 张即之 行书杜甫乐游原诗残卷 32.4 x 76.8 cm

宋 李公麟 孝经图 21.9 x 475.6 cm.part1

宋 李公麟 孝经图 21.9 x 475.6 cm.part2

宋 李结 西塞渔社图 40.6 x 136.5 cm

宋 梁楷 泽畔行吟图 22.9 x 24.3 cm

宋 米友仁 云山图 27.6 x 57 cm

宋 米芾 吴江舟中诗 31.1 x 557 cm

宋 苏轼 墨竹图 54.3 x 33 cm

宋 赵孟坚 梅竹三诗谱 34 x 353.1 cm

宋 赵孟坚 水仙图 33.2 x 374 cm

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35.6 x 104.4 cm

宋 金处士 十王图五幅 129.5 x 49.5 cm

宋 马和之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六篇图 32.4 x 1304.9 cm

宋 马远 月下赏梅图 25.1 x 26.7 cm

宋 马远 观瀑图 25.1 x 26 cm

宋 马远 高士观瀑图 29.1 x 27.6 cm

宋 马麟 兰图 26.5 x 22.5 cm

宋 马麟 春山乔松图 25.2 x 26 cm

宋 高克明 溪山雪意图 41.6 x 241.3 cm (1)

宋 高克明 溪山雪意图 41.6 x 241.3 cm

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33.7 x 1840.2 cm

宋 龚开 壶天乐图 29.8 x 431.8 cm

宋元人 六马图 46.2 x 168.3 cm

宋光宗 五言联团扇 21.3 x 21 cm

宋孝宗 池上诗团扇 22.9 x 24.4 cm

宋孝宗 渔父诗团扇 23.5 x 25.4 cm

宋理宗 暮春诗团扇 24.4 x 23.5 cm

宋理宗 枝上诗团扇 27.9 x 24.1 cm

宋理宗 湖上诗团扇 25.1 x 25.1 cm

宋理宗 潮声联团扇 20.8 x 22.1 cm

宋理宗 秋深联团扇 23.7 x 17.8 cm

宋至明 传宋徽宗 荔枝山雀图三幅

宋高宗 天山诗团扇 23.5 x 24.4 cm

张凤翼 七言律诗 15.9 x 49.5 cm

文彭 临献之地黄汤帖 15.2 x 48.3 cm

文徵明 三诗 16.2 x 51.4 cm

文徵明 夏日雨后书诗扇 16.2 x 49.5 cm

明 丁云鹏 十八罗汉图 21 x 233.7 cm

明 传仇英 星宿神形图 19.2 x 402 cm

明 传仇英 清明上河图 29.2 x 645.2 cm

明 传仇英 白描罗汉图 34.4 x 524.2 cm

明 传仇英 鞑靼狩猎图

明 传吴宽 扇面17.5 x 49.5 cm

明 传周天球 扇面 17.5 x 54.0 cm

明 传唐寅 冬景图 18.4 x 51.1 cm

明 传唐寅 墨竹图 29.1 x 150.2 cm

明 传唐寅 蕉叶睡女图 20.3 x 61.0 cm

明 传张弼 千字文 31.1 x 755.7 cm

明 传彭年 书扇 16.5 x 47.0 cm

明 传文嘉 湖岸亭图 17.5 x 49.5 cm

明 传文彭 扇面 19.1 x 53.3 cm

明 传文徵明 山水 18.1 x 52.1 cm

明 传文徵明 玉兰图 27.9 x 133 cm

明 传王宠 扇面 17.1 x 50.8 cm

明 传王穉登 扇面 16.8 x 49.5 cm

明 传董其昌 仿米家山水图 25.9 x 219.1 cm

明 传蓝瑛 仿黄公望山水 16.8 x 52.1 cm

明 传陆治 山水 18.4 x 48.9 cm

明 传陈洪绶 扇面 16.2 x 50.5 cm

明 传陈洪绶 花瓶图 162.2 x 60 cm

明 传陈淳 花卉图册 32.5 x 57.3 cm

明 倪元璐 云石图 130.8 x 45.4 cm

明 刘俊 汉殿论功图 166.4 x 106 cm

明 卞文瑜 秋窗读易图 26 x 108 cm

明 吴弈 篆书怡松卷首 32.4 x 144.8 cm

明 周天球 人日雪霁集虎丘诗页 18.7 x 30.5 cm

明 周天球 扇面 18.3 x 53.7 cm

明 唐寅 垂虹别意图 29.7 x 107.6 cm

明 唐寅 山水八段图 32.4 x 413.7 cm

明 唐寅 春雷墨竹图 17.3 x 49.8 cm

明 唐寅 答门生李子元诗 27 x 25.1cm

明 唐寅 致若容札 26.7 x 64.1 cm

明 唐寅 苇渚醉渔图 72.2 x 37 cm

明 唐寅 薛涛戏笺 30.8 x 30.8 cm

明 唐寅 观瀑图 52.7 x 24.8 cm

明 夏昶 清风高节图 203.4 x 59.7 cm

明 姚绶 文字饮诗书画 23.3 x 77.2 cm

明 宋克 七言律诗 26.7 x 69.2 cm

明 宋珏 手札 22.4 x 24.4 cm

明 宋珏 手札 29.2 x 45.7 cm

明 居节 雨后诗 15.9 x 47.8 cm

明 张瑞图 后赤壁图 27.9 x 320 cm

明 张瑞图 赤壁赋 28.9 x 19.1 cm

明 张路 习画图 148.9 x 98.7 cm

明 恽向 山水册十开 26 x 15.2 cm

明 戴进 涉水返家图 167.6 x 82.6 cm

明 文从简 扇面 16.5 x 53.3 cm

明 文仲义 书扇 16.8 x 49.2 cm

明 文嘉 为项元汴作山水图 117.5 x 39.8 cm

明 文嘉 致姚制函 21.6 x 38.7 cm

明 文彭 送林俊还闽诗稿 29.2 x 39.7 cm

明 文徵明 上岳丈吴愈函 22.9 x 30.8 cm

明 文徵明 东林避暑图 31.8 x 108 cm(缺一幅)

明 文徵明 小楷陆机文赋 23 x 117.8 cm

明 文徵明 拙政园八景 26.4 x 27.3 cm

明 文徵明 潇湘八咏册页 21.0 x 19.7 cm

明 文徵明 藂桂斋图 31.6 x 56.2 cm

明 文徵明 高士隐居图 95.3 x 45.7 cm

明 明人 仿仇英山水 37.9 x 240 cm

明 明人 仿仇英苏惠织锦璇玑图 25.6 x 311.8 cm

明 明人 仿吴镇墨竹图 31.8 x 665.5 cm

明 明人 仿夏圭长江万里图 59.4 x 487.7 cm

明 明人 传吴镇墨竹图 34.3 × 527.7 cm

明 明人 传李公麟神仙图 34.0 x 215.9 cm

明 明人 四时山水图 35.1 x 569.9 cm

明 明人 胡笳十八拍 28.6 x 1196.3 cm

明 李乔 书扇 16.5 x 51.4 cm

明 杜堇 伏生受经图 147 x 104.5 cm

明 杨文骢 书扇 16.8 x 53.3 cm

明 汪懋麟 书扇 15.9 x 48.9 cm

明 沈仕 双诗 18.4 x 49.5 cm

明 沈周 四季花卉图 27.5 x 504.8 cm

明 沈周 溪山秋色图 20.6 x 640.7 cm

明 沈周 雨夜幽寂图 79.7 x 33.3 cm

明 沈周、文徵明 山水合璧图 36.8 x 1729.3 cm

明 沈度 致梁仲仁书 26 x 33.7 cm

明 焦竑 手札 27 x 16.8 cm

明 王宠 致南村书 25.7 x 34.0 cm

明 王穉登 七言诗 18.1 x 51.4 cm

明 王穉登 残稿 24.4 x 40.2 cm

明 王穉登 短札 24.6 x 13.5 cm

明 王衡 书诗 19.1 x 56.5 cm

明 王鏊 书诗 17.1 x 50.2 cm

明 王鏊 尺牍 24.1 x 29.2 cm

明 王鏊 赠别诗 207 x 63.5 cm

明 范允临 书扇 17.8 x 53.3 cm

明 莫是龙 书花底诗 15.2 x 48.4 cm

明 董其昌 书谢惠连雪赋 26.7 x 183.7 cm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页 32.1 x 23.2 cm

明 董其昌 山水八景册页 24.4 x 16 cm

明 董其昌 王维五言绝句诗 188.9 x 74.3 cm

明 董其昌 致陈继儒二札 23 x 23 cm

明 董其昌 荆溪招隐图 26 x 92.6 cm

明 蓝瑛 仿宋元图册 31.6 x 24.8 cm

明 蓝瑛 春江渔隐图 184.8 x 90.8 cm

明 蓝瑛 红友图 148.9 x 47.3 cm

明 薛明益 手札 14.6 x 45.7 cm

明 谢环 杏园雅集图 37.1 x 243.2 cm

明 赵左 仿大痴山水 24.4 x 631.5 cm

明 邢侗 兰州诗 15.2 x 48.3 cm

明 邹之麟 书诗 16 x 52.4 cm

明 郑重 搜山图 27 x 847.1 cm

明 钱榖 兰亭修契图 24.1 x 435.6 cm

明 阮大铖 书扇 17.8 x 50.2 cm

明 陆应阳 书扇 15.1 x 46.7 cm

明 陆治 桃花锦浪图 16.5 x 46.7 cm

明 陆治 种菊图 106.7 x 27.3 cm

明 陈元素 书诗 17.5 x 53 cm

明 陈名夏 书扇 16.5 x 52.1 cm

明 陈洪绶 准提佛母法像 125.1 x 48.4 cm

明 陈洪绶 扇面合册 24.1 x 52.1 cm

明 陈洪绶 摹古册页 17.8 x 17.8 cm

明 陈洪绶 林亭清话图扇面 20.3 x 55.9 cm

明 陈洪绶 画册 22.2 x 9.2 cm

明 陈洪绶 陈小莲 杂画册十一开 22.2 x 21.7 cm

明 陈淳 溽暑花卉图 320.4 x 99.7 cm

明 陈淳 重阳诗 17.1 x 51.4 cm

明 陈继儒 书李白登庐山观瀑布诗 18.4 x 51.4 cm

明 陈继儒 书诗 16.5 x 49.5 cm

明 陈继儒 刘敬仲记 30 x 15.6 cm

明 陈继儒 诗赠董其昌 21.9 x 29.8 cm

明 项元汴 山水诗画 30.2 x 92.7 cm

明 项圣谟 山水花鸟册页 28.3 x 22.5 cm

明 项圣谟 梅枝图16.5 x 50.8 cm

明 项圣谟 秋景图页 24.8 x 33 cm

明 魏之克 金陵四季图 31.3 x 1183.6 cm

明 黄道周 松石图 173 x 47 cm

明 龚鼎孳 书扇 16.5 x 52.1 cm

明清人 仿李公麟白莲社图 30.2 x 593.1 cm

明清人 仿李公麟群仙理佛图 34 x 215.9 cm

明清人 仿赵孟頫山阴修契图 33.3 x 348 cm

明清人 仿赵孟頫相马图 30.5 x 102.9 cm

明清人 仿郭忠恕洛阳辋川图 31.8 x 490.2 cm

明清人 传仇英仿李昭道湖畔宫图 35.9 x 27.0 cm

明清人 传倪瓒九龙山居图并十三跋 27.9 x 146.1 cm

明清人 传李公麟龙王请斋图 147.3 x 28.9 cm

明清人 传沈周 四松图 154.0 x 60.3 cm

明清人 传沈周 帆艇图 24.4 x 37.6 cm

明清人 传沈周 柳亭图 24.3 x 37.5 cm

明清人 传沈周 秋叶图 24.4 x 37.8 cm

明清人 传沈周 过桥图 24.4 x 37.6 cm

明清人 传沈周山水 17.5 x 52.7 cm

明清人 传沈周秋渚浴禽图 29.2 x 453.1 cm

明清人 传钱选洗象图 34.0 x 57.2 cm

明清人 传陈淳山水 32.7 x 750.6 cm

明清人 养正图十则 34.3 x 52.1 cm

明清人 写经三卷

明清人 摹赵孟頫西成归乐图 22.9 x 89.5 cm

明清人 翎毛图 32.9 x 199.7 cm

杨妹子 春日诗团扇 23.2 x 24.4 cm

杨妹子 蔷薇诗团扇 23.5 x 24.5 cm

沈周 为汉文诗 16.5 x 47 cm

清 传八大山人 书画册页 19.7 x 17.6 cm

清 传恽寿平 山水 17.5 x 52.1 cm

清 传恽寿平 桂图 20.6 x 30.5 cm

清 传恽寿平 百花图 41.9 x 649 cm

清 传恽寿平 菊图 30.2 x 20.6 cm

清 传査士标 书扇 15.9 x 51.4 cm

清 传王原祁 仿倪瓒山水 16.5 x 49.5 cm

清 传王时敏 山水 16.5 x 52.1 cm

清 传王翚 中秋夜景图 57.2 x 40.6 cm

清 传王翚 仿燕文贵山水 16.5 x 48.9 cm

清 传王翚 采苓图 17.1 x 50.8 cm

清 传王鉴 仿徽宗山水 16.2 x 52.1 cm

清 传王铎 扇面 16.2 x 51.4 cm

清 八大山人 与文玉书 17.1 x 49.5 cm

清 八大山人 双鹰图 187.3 x 90.2 cm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 18.7 x 23.2 cm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十二册页 25 x 34 cm

清 八大山人 致鹿邨先生十札 19.7 x 13.8 cm

清 八大山人 荷塘戏禽图 27.3 x 205.1 cm

清 八大山人 鱼石图 135.3 x 61 cm

清 弘仁 幽谷泉声图 102.9 x 41 cm

清 恽寿平 临帖三种 17 x 50.8 cm

清 恽寿平 仿宋元诸家山水册 27 x 39.7 cm

清 恽寿平 夏夜荷塘图 209.1 x 98.3 cm.jpg

清 恽寿平 花卉 17 x 50.8 cm

清 樊圻 为玉翁作山水册 15.2 x 18.9 cm

清 樊圻 山水册 16.8 x 20.3 cm

清 法若真 画说 31.1 x 367 cm

清 王原祁 为瞻亭作山水 95.3 × 47 cm

清 王原祁 仿吴镇山水图 108.6 x 51.4 cm

清 王原祁 江国垂纶图 26 x 146.1 cm

清 王原祁 辋川图 35.6 x 545.5 cm

清 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 15.7 x 49.5 cm

清 王时敏 仿黄子久山水图 134.6 x 56.5 cm

清 王时敏、王鉴 仿古山水册 25.7 x 16.5 cm

清 王翚 仿巨然燕文贵山水图 31.1 x 402.3 cm

清 王翚 仿李成雪霁图 112.7 x 35.9 cm

清 王翚 太行山色图 25.3 x 209.4 cm

清 王翚 康熙皇帝南巡图第三卷(济南至泰山) 67.9 x 1393.8 cm

清 王翚 溪山雨霁图 114 x 45.4 cm

清 王翚 雨过山图 16.4 x 49.2 cm

清 王翚、王时敏 仿古山水册 22 x 33.8 cm and 25.4 x 33 cm

清 王鉴 仿古山水册页 29.8 x 31.4 cm

清 王铎 尺牍 27.3 x 15.2 cm

清 王铎 山水图 55.9 x 27 cm

清 石涛 五诗 17.5 x 44.5 cm

清 石涛 人物山水图 21.6 x 28.6 cm

清 石涛 十六罗汉图 46.4 x 598.8 cm

清 石涛 四季景观册页 21 x 31.4 cm

清 石涛 寻仙册页 14.9 x 27.3 cm

清 石涛 山水 17.5 x 44.5 cm

清 石涛 归棹册页 21.1 × 13.5 cm

清 石涛 游张公洞之图 45.9 x 286.4 cm

清 石涛 秋林人醉图 161 x 70.5 cm

清 石涛 重阳山水 71.6 x 42.2 cm

清 石涛 野色册页 27.6 x 24.1 cm

清 石涛 题忍菴画像 58 x 136.8 cm

清 石涛 黄山三十六峰意图 205.9 x 78.7 cm

清 翁同龢 一笔虎 129.5 x 67.3 cm

清 郑燮 兰竹图 34.9 x 374.7 cm

清 郑燮 远山烟竹图屏 179.1 x 68.3 cm

清 金农 为马曰琯作画诗 16.8 x 26.4 cm

清 金农 册页 28.6 x 23.8 cm

清 金农 梅花册页 25.4 x 29.8 cm

清 髡残 石梁飞瀑图 125.7 x 61 cm

清 龚贤 云山居图 325.1 x 112.4 cm

清 龚贤 冬景山水图 165.7 x 48.9 cm

清 龚贤 十二月令山水册 30.2 x 62.9 cm

清 龚贤 山水册 22.2 x 44.1 cm

清 龚贤 树景山水册 15.9 x 19.1 cm

清 龚贤 水墨山水册配诗 27.3 x 41 cm

王谷祥 五言律诗两首 16.2 x 47.3 cm

王铎 临虞世南贤兄帖 16.8 x 52.7 cm

祝允明 书陈鹤诗 19.1 x 49.5 cm

董其昌 节书归去来辞 17.5 x 50.5 cm

《溪岸图》是董源作品吗,还是其他人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是董源作品 1998年,大洋彼岸爆发了一场关于《溪岸图》真伪的争论,随着“中国画的真实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关于此图的讨论逐渐扩大到了国内。 《溪岸图》的真伪并不仅仅关乎此画本身。因为这是惟一一件有董源名款的作品。而且与其他几件传世董源的作品,如著名的《潇湘》、《夏山》、《夏景山口待渡》三卷以及日本的《寒林重汀》等,在风格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严格地说,《溪岸》的真伪及署名、断代问题一旦确定,在某种意义上就存在着否定被董其昌定为董源真迹的一些旧作的可能,而基于董源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就意味着山水画史因此将被重写。有鉴于此,《朵云》编辑部组织了这些关于《溪岸图》真伪问题的稿件,将关于此一问题的代表性观点集中在一起,其中既包括提交“中国画鉴定问题”研讨会的论文,也包括此次研讨会之外的相关论文,以冀为广大学人提供多角度的观照。此外,针对中西学者在鉴赏、研究的方法上的差异,我们也选择了一些能 够体现西方鉴定中国绘画的方法特色的论文,供国内研究者参考。 《溪岸图》的真伪,在海外主要以方闻与高居翰之间的争论为代表,即方闻将此画断为五代,而高居翰则将此画断为20世纪画家张大千的伪作。在鉴定的方法上,方与高有相似之处,即将作品的章法构图作为重要突破口。而大都会博物馆何慕文在向该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中,以现代高科技手段辅助鉴定古画的方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看来,如果充分地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能会在将来对古画的鉴定提供更强有力的帮助。与海外学者争锋相对的论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学者对《溪岸图》断代的看法基本一致,即认为此画作为五代宋初的作品没有多大的疑义,而不可能是一幅伪作。未能参加研讨会的一些学者,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如方元将《溪岸图》与北京故宫所藏《高士图》比对,呈现两幅作品在风格与内容上的一致性,提出它们很可能是卫贤六幅《高士图》中的两幅,颇具说服力。本集收入他的《(溪岸图)考辨》一文,对文献的考证和作品的解读,亦可谓独辟蹊径,颇有见地。 由于《溪岸图》的争论,2001年又在国内引发了另一轮关于董源作品断代问题的讨论。陈佩秋在将《溪岸图》与赵斡《江行初雪图》、卫贤《高士图》比较后提出,《溪岸图》为传世可靠的五代画,属董源真迹,而长期以来作为董源真迹的《潇湘》三卷等作品当非董氏的画笔。此论一出,在国内引起了新的争议。本集亦收入了陈氏就此问题与徐建融的谈话。 上述的争议,事实上一直持续到200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晋唐宋元国宝展”期间,《潇湘》三卷及卫贤《高士图》的会聚一堂,将令此一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化。目前在国内,《溪岸》、《江行初雪》、《高士》三图之间存在的共性,似已得到了更多的确认,而讨论的焦点,

代表着中国的辉煌和屈辱,被外国当镇馆之宝的中国文物有哪些?

我国在近代史刚开始的时候,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被“强盗”们抢去了不少举世无双,让他们格外眼红的好宝贝。虽然近年来有的国家面子上挂不住,会多多少少的展示其慷慨大度的大国作风,将他们曾经略夺的东西象征性的送还一点点。

也有不少东西被政府或者个人通过拍卖买下来之后带回国家,但是仍然还有很多原本属于我们的古董宝贝流落在国外,甚至已经成了国外某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首当其冲的就是明朝永乐大帝的宝剑。15世纪制作于明朝皇家兵器工坊的永乐大帝宝剑,本来是永乐帝赠与西藏活佛的礼物,保存非常完整,制作很是精良。后因战乱不知流落何处,却在1991年的时候,有消息证实英国皇家机械博物馆出资10万英镑,将这柄剑从民间买了过来,并且把它当做了镇馆之宝。

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也有很多中国古代的瑰宝,像康熙皇帝的玉如意,这已经是历史价值稍低的宝贝了。

而像《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这些从龙门石窟中抠下来的珍贵历史遗产,因为被盗凿而变得千疮百孔。

此外,这里更是有五代时期董源的《溪岸图》,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绘画的世界三大名迹之一,现在也成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宝贝。

日本是在近代对我国伤害最大的国家,在盗走文物这方面,日本做得也是最为过分。毕竟,他是想着将整个中国都收入囊中的野心无比大的。拿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来说吧,博物馆一号展厅名为“中国雕刻”,共有26件南北朝与唐代文物。

而其东洋馆的第二层五个陈列室,其中更是有多达187件中国的各个朝代的各种珍贵文物。而在中国绘画书法陈列室里,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图》、元代因陀罗《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明代朱端的《寒江独钓图》、清代赵之谦的《花卉图》都在其中陈列。这些也只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国外各大博物馆里,源自我国的珍贵藏品还有很多,这些藏品时时刻刻彰显着西方国家在那个时期的丑恶行径,也狠狠抽打着中国的脸面。希望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提升,有朝一日,终能将那些被别人夺走的东西,一件一件的拿回来!

相关推荐